众所周知,国内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并不均衡,有些先进、有些落后。哪怕在同一省份内,各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拥有的教育资源堪称贫富不均。而杭州市作为本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市内的高校资源已然位于全省前列,其中也包括了数所民办专科院校。接下来小编将带大家来一起了解杭州市民办大专院校名单及排名情况,快来看看吧!

2025杭州民办大专有哪些学校?(3所完整名单)-杭州民办大专院校排名一览表


杭州民办大专有哪些学校?

据教育部今年最新发布的全国高校统计名单可知,地处杭州市的民办专科院校共有3所,院校名单中包括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具体名单如下表所示:

序号院校名称所在地区办学层次办学性质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市专科民办
2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市专科民办
3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市专科民办


2025杭州民办大专院校排名一览表

每年各地区高校排名情况都会有所变动,按照校友会机构今年最新发布的中国民办高职院校排名结果,杭州市共有3所民办大专被评入榜单,按照排名顺序依次是:

1、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民办专科第54位,综合排名第128位)

2、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民办专科第91位,综合排名第190位)

3、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民办专科第107位,综合排名第218位)

高校具体排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学校名称综合排名星级办学层次名次
1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1283★区域一流高职院校54
2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1902★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91
3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2182★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107


杭州市优质民办大专盘点介绍

1、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基本信息——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肇始于1980年浙江大学五位教授联合创办的“杭州长征业余学校”,正式成立时间为2004年;现校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民革浙江省委员会与嘉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主管部门为浙江省教育厅,设有9个二级学院及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开设42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办学至今,学校已获得“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平安示范校园”、“教改创优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拥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教育部认定的骨干专业1个,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1个,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排名——据校友会2025中国民办高职院校排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排在全国第54名;据软科2025中国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排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排在全国第33名。

王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统计与会计核算、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


2、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基本信息——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98年,前身为浙江育英文理专修学院。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现校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主管部门为浙江省教育厅,设有6个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开设27个专业。办学至今,学校已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十佳社会组织”、浙江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拥有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2个,骨干专业2个,市级特色专业1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3门;是一所教学资源丰富、育人成效显著、学风校风良好的财经民办高职院校。

全国排名——据校友会2025中国民办高职院校排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排在全国第91名;据软科2025中国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排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排在全国第15名。

王牌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空中乘务、物业管理。


3、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基本信息——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创办于1950年的杭州农业学校,办学时间已有70余年;现校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著名企业万向集团合作举办、浙江省教育厅主管,共建有3个校区,开设22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办学至今,学校已获得“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等多项称号,并连续多年获评“杭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学校”;拥有省级优势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市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新型专业群和新型专业各1个;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8%以上,在全省所有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是一所教学质量过硬、专业建设成就突出、就业态势良好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全国排名——据校友会2025中国民办高职院校排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排在全国第107名;据软科2025中国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排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排在全国第16名。

王牌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康复工程技术、会计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