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计划指促进教育公平面向农村、贫困和民族地区考生推出的特殊招生政策,包括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三大类,很多学校对于高校专项计划比较关心,下面小编将围绕高校专项计划展开介绍,并且为大家盘点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以供大家参考!
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定向招收边远、脱贫、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高考优惠政策 ,旨促进教育公平帮助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更畅通地考上“好大学”,所以很多学生有着报考的想法,下面小编将整理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以供大家参考,帮助大家判断是否值得报考!
好处如下
1、降分录取
高校专项计划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帮助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更畅通地考上“好大学”,所以在录取方面有着降分录取的优势,通常降分幅度为10-60分,当然各大学在各地区的降分幅度不同,但对于农村学生的来说走高校专项计划无疑增加了上好大学的几率。
2、增加了录取机会
随着高考人数的激增,高考录取竞争也越发的激烈了,但高校专项计划在各省均设独立录取批次。例如河北省将其纳入“本科提前批C段”,广东省安排在“提前批单独投档”,这也意味着考生如果走高校专项计划没有被录取,考生仍然可以参与后续批次的填报和录取,这对于考生来说也增加了录取机会。
3、95所重点院校参与含金量高
参与高校专项计划的高校共计95所均为教育部直属或省属重点院校,包括985、211工程高校,这类院校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具备着较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所以走高校专项计划对于考生来说也增加了上名校的机会。
4、政策倾斜明显
高校专项计划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列入该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等等,且仅面向符合条件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所以相比普通批次录取概率很高,就算没有被录取考生还可以参与后续批次的填报和录取,无形中也增加了上大学的机会。
坏处如下
1、报考条件严格
高校专项计划有着降分录取的政策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也增加了录取机会,但该计划仅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考生,报考条件也是很严格的,考生需要满足农村户籍以及连续三年学籍和贫困地区等硬性条件,一旦存在户籍或者学籍等问题就不符合报考要求。
2、录取竞争依然激烈
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高校多为一些好大学,所以一直以来的报考热度也很高,虽然仅面向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报考,但名额有限报考人数较多,所以录取竞争依然激烈。
3、专业选择受限
专业选择受限是很多学生比较在意的问题之一,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多为一些基础或者冷门专业,对于有着明确专业目标的考生来说显然就不适合走高校专项计划了。
4、就业“可能”存在限制
高校专项计划毕业后没有任何就业、升学或回乡服务的强制性限制,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就比如说部分院校在招生录取时会与录取考生签订定向就业的协议,要求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工作,所以学校在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好自己所报考的院校是否有就业限制等。
5、准备流程繁琐
高校专项计划仅面向符合要求的学生,学生需要满足当地户籍要求也要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所以准备报考该计划的考生就需要准备户籍证明、学籍证明等等申报材料,准备流程还是比较繁琐的,耗时耗力,一旦在报考的环节出现了差错可能就会错失报考机会了。
高校专项计划值得报吗
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村或贫困地区的考生来说还是值得报考的,毕竟高校专项计划的优势较多,如降分录取、增加录取机会等,这对于考生来说无疑增长了上名校的机会,但考生需要注意高校专项计划对于考生的学籍和户籍有着严格要求,另外在专业报考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满足报考条件也能接受专业报考限制的问题,那么高校专项计划还是很值得报考的,毕竟没有录取考生还能参与后续的志愿填报和录取,这也增加了录取机会。
高校专项计划适合报考的学生类型
1、符合高校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
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有关高校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2、想要冲刺好大学的考生
部分考生想要冲刺更好的大学,但自身的分数优势不是特别明显,那么不妨考虑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涵盖了不少好大学其中有988211大学,加上高校专项计划有着降分录取的政策,考生很有可能通过专项计划冲刺理想大学。
3、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
部分院校提供学费减免或助学金,减轻负担。
高校专项计划大学名单一览表(95所)
教育部直属高校
教育部直属高校 |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语言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东华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浙江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厦门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吉林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理工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南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兰州大学 |
其他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黑龙江大学 | 上海大学 |
苏州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福州大学 | 郑州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广西大学 | 西南政法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贵州大学 | 云南大学 | 西北大学 | - |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