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生分数和位次,结合高校往年录取情况、今年的招生计划进行大致估测,不同档位的高校对于考生来说录取概率有所差异;按照“冲稳保”策略填报志愿的话,稳志愿和保志愿的录取概率相对较大。那么高校志愿的录取概率要达到多少才能保证考生能被录取呢?稳志愿和保志愿哪个更容易录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录取概率达到多少能被录取?
一般来说,录取概率要超过50%才有较大可能被录取,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被录取。志愿填报软件中显示的录取概率都是基于考生分数及位次,结合各所高校往年录取情况、今年招生计划测算得出的,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代表实际情况。
若院校志愿的录取概率显示为1%,说明高校往年的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要高很多,考生基本没可能成功录取;若院校志愿的录取概率显示为40%~70%,说明考生位次与高校往年的录取位次相近,可以将这类志愿作为冲刺或中端目标,有一定概率能成功录取。若院校志愿的录取概率显示为99%,说明高校往年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要低很多,如果高校今年没有缩招或者出现其他特殊情况的话,考生有较大概率被录取。
不过,以上这些录取概率的含义都只是针对高考分数层面而言,未考虑其他方面情况。假设某考生今年高考分数达到了所填志愿的录取分,但考生在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外语语种等某一方面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那么高校依旧会不予录取。
因此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即使志愿录取概率再高,也不代表考生一定会被录取,高校退档的原因是有多种可能的,各位考生在选报志愿时一定要进行综合考量,不能仅考虑分数和位次的高低,否则容易因其他条件不达标而遭遇落榜。
稳和保哪个更容易录取?
单从志愿的分数和位次上看,保志愿的水平要相对更低,考生的录取把握会更大一些;但如果放在平行志愿模式中,按照冲稳保顺序排列的话,稳志愿均排列在保志愿前面,稳志愿更有可能被优先录取。
一般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将志愿分配成冲、稳、保三个档位,并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冲志愿放在最靠前的位置,稳志愿数量较多且都位于中间,保志愿则全部安排至最后。虽然平行志愿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不像顺序志愿那样看重志愿的第一、第二顺序,但这并不代表平行志愿录取顺序是随机的,实际平行志愿也是按照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的。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系统在检索学生档案时会优先检索冲志愿,然后便是稳志愿,如果考生能满足任一稳志愿的投档要求,即可投档给高校。而排在后面的其他志愿通通作废、不再检索,即便保志愿的录取概率更高也没有用处。除非考生未满足所填报的所有冲志愿和稳志愿的投档要求,系统才会按顺序检索到保志愿,此时考生才有可能被保志愿录取。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