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计划属于专项招生计划之一,只允许满足特定条件的考生报考,且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还需单独进行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核,部分高校还会组织测试,只有各项环节均通过的考生才能获取高校专项计划录取资格。那么已经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是否可以放弃不去就读呢?不去会有哪些后果和影响?高校专项初审通过但未被正式录取有影响吗?快来了解一下吧!
高校专项计划录取了可以不去吗?
可以不去。如果学生实在不想就读高校专项计划可以反悔不去,但也要做好准备承担相应后果。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高校专项计划通常区别于普通本科批,如果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失败,考生仍可报考普通本科批志愿;但若成功录取,就意味着考生电子档案已被高校专项计划院校调取,此时考生就算反悔不想去了,也无法再参与其他批次的志愿招生。此时考生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去读高校专项计划录取院校,二是去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另外,考生除了无学可上还需面临其他后果,首先便是永久丧失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国家教育部在2023年发布规定: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这意味着在2025年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但放弃入学或退学的考生,哪怕之后重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也不能再报考国家/高校/地方专项计划了。
其次还有一点后果便是考生的失信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部分地区规定考生若在高考招生中被高校录取又放弃入学资格,该类行为会被认定是失信行为并记入考生个人诚信档案。毕竟志愿填报也是自我承诺与高校的一种约定,考生主动退档是对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的浪费,因此录取了又反悔,会被视为失信行为,记入档案后将来可能会对考生升学、就业方面有一定影响。
高校专项初审过了,但没录取有影响吗?
没有影响。高校专项计划的报考流程大致为:报名申请→初审→公布初审名单→考生参加高考→高校组织考核→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公布录取结果。初审通过仅意味考生拥有了报考高校专项的资格,不代表考生拥有录取资格,即使放弃报考也没有影响。
若考生通过高校专项计划初审,但未能通过校测的话,说明考生报考高校专项失败了。此时即便考生填报了相关院校的高校专项计划志愿也不会被录取,但这不影响考生参与其他批次的志愿填报。
若校测已通过、志愿也已填报,但未能被所填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录取,这说明考生志愿填报失利、报考落榜了。这一结果对于考生而言也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此时考生尚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电子档案还有投出的机会,考生还可以继续参加后续普通批次志愿的招生录取。
因此只要考生没被高校专项计划志愿确认录取,即便放弃报考也不会有影响;高校专项计划志愿与其他批次相互独立,录取失败的结果不会影响考生参与其他批次的志愿招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