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各省都难免会有一批退档考生,其中绝大多数考生都是因各种理由被高校退档的,但也不乏部分考生在被高校录取后自己选择退档。那么这两种退档考生会分别面临怎样的境况呢?退档了还有机会上大学吗?快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被退档还能上学吗?
高考被退档还是有机会上学的。高考退档是指高校提取了考生的电子档案并审核专业志愿后,发现考生并未满足所填专业的录取条件,从而将考生档案予以退回。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是不能再被该批次其他高校调档录取的,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就此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退档考生可以参与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招生。每一批次录取结束后,考试院都会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组织起来进行征集志愿招生,尚未被高校录取的线上考生可以报考相应批次征集志愿。考生应关注本省招生办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填报志愿,此时尚有机会被本批次院校及专业录取。
退档考生如果错过了征集志愿招生,也可选择参与下一批次的集中志愿填报。比如考生甲在本科批中志愿填报失利并遭遇退档,其可选择继续参与专科批次的招生录取,本科批录取失败是不会影响考生下一批次招生结果的。但对于专科批考生来说,就没有参加下一批次志愿招生的机会了。
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行不通,或者考生对录取结果不满意,那就只能选择复读了。根据目前的复读新规,每位考生只能复读一次了,大家要珍惜这唯一的复读机会。作为复读生,考生需要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在长达一年的复习中,最好能够事先做好相应规划,对各科进行查漏补缺,争取获得充分进步、能在来年考取心仪的院校。
考生主动退档有什么后果?
考生如果对录取结果不满意从而主动申请退档,那么就会失去当前批次的录取机会,在本批次中是不能进行第二次投档的。
如考生成功申请退档,之后就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招生或后续批次的录取。部分省份和高校对于退档考生还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考生需要承担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专项计划院校对于主动退档的考生,会终身取消该生的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同时将考生的退档行为计入个人档案中。考生主动退档是对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的浪费,毕竟志愿填报也是自我承诺与高校的一种约定,如果录取了又反悔,会被视为失信行为。但并非所有省份和高校都会对退档考生作出此类处罚,大家可以从本省及高校的招生文件中了解相应规定,考虑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要主动退档。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