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化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冷门专业,一直以来生化环材被誉为四大天坑专业,但近些年来生化环材专业就业前景也愈发明朗了,以化学为例子,随着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化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在未来几年内仍然保持乐观,那么问题来了化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些?跟着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化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些
化学专业最好的大学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化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是化学专业最好的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化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二,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专业并列第三。若是根据排名逊顺序来看,化学专业最好的三所大学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
1、北京大学——全国排名第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全国排名第2
3、复旦大学——全国排名第3
4、南京大学——全国排名第3
5、南开大学——全国排名第3
6、清华大学——全国排名第3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国排名第3
学校介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备着极高的声誉与影响力,是一所不可多得的好大学。北京大学综合实力强劲,在很多专业领域都取得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例如北京大学的化学专业就非常强。
从排名角度来看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化学专业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全国第一。在软科2024专业排名中,北京大学的化学专业位列全国第三。这些排名都彰显了北京大学化学专业的实力所在。
北京大学的化学系师资力量强劲名师荟萃,在教学方面北京大学化学专业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实践深化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在就业方面北大化学专业毕业生极具就业竞争力,并且有着广泛的就业选择,科研机构、高校、医药企业、石化企业、材料科学、环境保护、分析检测、法律和知识产权等领域都是北大化学毕业生的去向。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的创新型大学,学校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其“硬核”程度绝不输清北,不管是教学实力、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学校的化学专业更是全国闻名,位居校友会化学专业排名榜第二名,仅次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丰富,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核心课程,强调实验技能训练和科研项目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极具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可以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如生物、医学、材料、能源、环境等)从事研究工作,就业选择范围相当广阔。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一所赫赫有名的顶尖985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强劲,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认可度。复旦大学的化学专业也是比较出名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其化学专业位居在诸多排名中名列前茅,在校友会2025化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与多所实力强劲的985大学并列第三,仅次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后,不仅排名靠前。
复旦大学化学专业不仅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还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在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生命分析与医用材料化学、化学理论与机制等方向都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总体而言复旦大学化学专业实力是非常强劲的值得大家报考!
下面小编整理了化学专业大学名单排名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校友会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研究型)
根据排名得知,北京大学(8★,A++)办学实力最强,最具竞争力位居榜首,中国科学院大学(8★,A++)位列第2。南京大学(7★,A++)、复旦大学(7★,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A++)、南开大学(7★,A++)、清华大学(7★,A++)位列第3。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下表!
档次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A++ | 1 | 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 世界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 | 复旦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3 | 南京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3 | 南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3 | 清华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8 | 湖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8 | 吉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8 | 厦门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1 | 上海科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湖南师范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兰州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山东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武汉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6 | 山东师范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6 | 上海纽约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6 | 西湖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6 | 浙江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6 | 郑州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6 | 中山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22 | 东北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福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国防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杭州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河北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华中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江西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四川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苏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温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扬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云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云南民族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广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河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湖北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宁波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西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安徽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安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安庆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北京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长春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大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福建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阜阳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赣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广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贵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海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河北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河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河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黑龙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湖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吉林化工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吉首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江苏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辽宁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闽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南京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南宁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宁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青海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山西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山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陕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沈阳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首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四川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天津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西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西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西华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湘潭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新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延安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延边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云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浙江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中国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4 | 重庆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北京化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渤海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东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广西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贵州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湖南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淮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昆山杜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聊城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鲁东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内蒙古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曲阜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陕西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深圳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西华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新疆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信阳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中国海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中国人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9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北京工商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东北林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湖北民族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吉林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佳木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陕西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西南石油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17 | 伊犁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长江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东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湖州师范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黄冈师范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济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暨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辽宁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临沂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南昌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南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齐鲁工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齐齐哈尔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青岛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青海民族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三峡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山东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上海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绍兴文理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沈阳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沈阳化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石河子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西安交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28 | 中央民族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