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高分考生比低分考生在选择志愿时会更加容易,因为高分往往代表了可选择的余地更多,不论是院校还是专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报考范围;而低分考生可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则相对有限。那么低分考生是否容易遭遇滑档呢?会有哪些原因造成?滑档之后应如何应对?快来了解一下吧!
低分高考会滑档吗有哪些原因?
滑档的意思是考生因不满足填报的所有院校志愿录取条件而无法投出档案,而低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较大几率会遭遇滑档。所谓的低分考生其实就是压线考生,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选择录取分/位次在批次线附近的院校,可选的线上院校数量可能只有十几所甚至个别几所,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遭遇滑档。而导致考生滑档的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政策性滑档。每年高校在高考招生时都会事先划定投档比例(通常为1:1.05至1:1.2),系统会按照该比例向高校投递一定数量的考生档案。但在确认投档考生时,系统会优先选择报考了该所院校的高分考生档案,如果报考人数过多并超出了投档比例,那么排在后面的低分考生就没有机会投出档案了。
2、考生定位不合理。低分考生拥有的院校选择范围本来就很小,如果没有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盲目报考热门高校,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报考的院校录取分都偏高,考生的成绩够不上投档门槛,自然就会滑档。
3、考生未满足其他投档条件。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不仅会对考生有高考分数上的要求,在身体条件、应届生身份、外语语种、选科等方面也都可能提出特殊要求,如果考生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高校也不会接收考生的电子档案,从而造成滑档。
4、考生填报安排不合理。目前各省主要实施的是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对于普通类本、专科考生设置的志愿数量是普遍较多的,最多能达到上百个。但部分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过于自信或比较随意,未将志愿数量填满,只报考了个别院校志愿,这也会增大遭遇滑档的风险。
考生若在志愿投档录取过程中遭遇了滑档,也不用太过灰心和绝望,此时考生还可以继续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招生录取。通常各省各批次录取结束后,考试院都会组织部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开放征集志愿,那些录取失败的线上考生都可以参与征集志愿招生,意味着滑档考生还有机会被高校录取。而如果本省所有批次均已完成录取工作,但考生仍旧落榜,此时考生只能选择复读,等来年重新参加高考。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