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院校还是专业?对于多数考生来说这都是报考志愿时会感到头疼的问题,难以做出抉择。院校和专业当然都很重要,前者决定了考生将来的学习环境、教育资源、人脉资源等,后者则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就业选择、职业发展路径、就业前景等,两者都不能轻易忽视。那么对于二本考生来说,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报?是先选院校还是先选专业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二本考生是先选院校还是先选专业呢?二本志愿怎么报?


二本考生是先选院校还是先选专业呢?

一般来说,高考生填报志愿时以院校或专业为主都是有利有弊的,具体如何选择需要取决于考生的兴趣爱好、实际需求、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但针对二本考生的志愿报考,小编是比较建议以专业为优先的。


通常什么情况下会首选院校呢?那当然是在考生能考上高档、顶尖院校的前提下,比如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高层次985院校。考生冲着这些院校的名头,哪怕报考的是不太热门的专业,凭借这些院校的声誉、提供的教育资源、科研平台和就业机会等,考生只要在大学期间不完全躺平,前景就必然不会差到哪去,这就是名校带来的加持。


而二本考生的分数肯定是没够着一本线的,压根就上不了国内的名牌大学,能选择的院校最多只有好二本和较差的一本,这些院校能为学生提供的附加值相当有限,考生在求职时还是得依靠专业背景和自身的实力。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二本考生选择一个前景好、易就业的专业更重要。


当然,专业重要也不意味着就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了,事实上对于二本考生来说,还有一项因素也极为重要,那就是城市。一般来说,大学生毕业后最倾向于选择的就业地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回到家乡就业,另一种就是在就读的大学所在城市找工作。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潜力对于考生也是很重要的,像北、上、广、深等都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偏高的城市,这些地区汇集了各种高端技术产业,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就业资源。但也不是说所有考生都要削尖了头往一线城市里钻,很多二线城市会有其独特的产业集群,考生可以结合一些城市的产业优势来选择专业,然后报考当地的院校,这样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很不错的。


因此二本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小编建议大家先考虑城市的选择,毕竟你将来需要在那座城市内待四年甚至更久,最好能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学习资源、生活环境、气候、饮食习惯、产业优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不要盲目选择。其次是考虑专业,考生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学科特长、职业规划和城市产业集群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专业。最后再考虑院校,这主要看考生的高考成绩能够达到什么层次院校的录取分,最好能在分数允许的情况下,报考一所声誉不错、专业实力突出、教学质量较好的院校。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