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对于每一位考生都至关重要,因此大家对于志愿的安排不能盲目随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填报计划。而通常在平行志愿填报中,大家所听取的建议都是按照“冲稳保”策略填报志愿,那么其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安排?其适用于填报院校还是专业?小编将一一为大家进行解答,快来看看吧!

冲稳保是什么意思,指的是院校还是专业?平行志愿是先报稳的还是高的?


冲稳保是什么意思,指的是院校还是专业?

“冲稳保”是指高考志愿填报中一种可行性较高的策略,也就是让考生将志愿分为冲刺、稳妥、保底,共三个档位,合理拉开志愿梯度。“冲稳保”策略不仅适用于院校志愿填报,也可用于专业志愿填报,以下为该项策略的具体含义:


“冲”,也就是需要冲刺的院校/专业,这类志愿通常在分数和位次上需要略高于考生自身水平,但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否则容易造成滑档、浪费志愿名额。冲院校/专业是为了让大家能在有限的分数里上更好的学校/专业,考生有一定的概率能够收获意外之喜,但总体来说机会不大。


“稳”,指的是较为稳妥、有一定录取把握的院校/专业,这类志愿在分数和位次上比较接近或略低于考生自身水平,是考生最有可能录取的志愿。考生要尽量确保自身条件符合志愿录取要求,且选择的都是自己感兴趣、比较心仪的学校/专业,同时要注意规避被调剂的风险。


“保”,则指保底院校/专业,这类志愿通常符合考生的最低要求,其录取分数和位次必须低于考生自身水平,主要是为了考生能有学上而安排的,用来防止滑档、退档情况的发生。


一般“冲稳保”策略是用于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中的,建议大家在平行志愿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分数水平、职业规划等因素,合理拉开志愿梯度,这样既不会浪费分数,也能尽量增大被好学校/专业录取的几率。


平行志愿是先报稳的还是高的?

一般情况下,平行志愿是先报高的再报稳的。其实这里的“高”指的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冲刺志愿,它们的录取分数和位次会稍高于考生高考分数和位次;“稳”自然就是前文提及的稳妥档位志愿。而这里建议大家先报高、再报稳,也正是符合“冲稳保”的填报策略。


不过大家在实际填报过程中,对于“冲”“稳”“保”三个档位志愿数量的安排需要自行思忖。如果填报批次设置的平行志愿数量较少,仅有个位数,那么冲刺档位志愿可以减少甚至取消,尽量多选择几个录取把握较大的志愿,以及增加保底志愿数量。如果平行志愿数量较多(部分省份会设置45个甚至上百个),那么考生可以将三个档位志愿数量平均分配,或者凭借自己的喜好进行安排。当考生高考分数压线、录取把握较小时,建议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高校退档的风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