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考生除了要掌握新的选科制度、新高考卷的题型、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规则,还要了解新高考模式采用的计分方式,其中还包括了赋分制度。那么“政地化生以转换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成绩”这句话具体是何含义?新高考考生的总成绩构成是怎样的?想知道的话就赶快看下去吧!

政地化生以转换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成绩?什么意思-高考成绩赋分是怎样加的


政地化生以转换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成绩?什么意思

这指的是“3+1+2”新高考模式中的赋分制度,意思是考生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科目成绩需要先进行等级转换,再以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新高考省份已不再划分文理科,而是纷纷采用了选科制度,让每位考生均在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六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三门作为高考科目,并将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但由于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三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均按照赋分规则转换为等级分再计入总成绩。


赋分的具体过程为:先将选考单科科目的考生按照原始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并划分成若干个等级;然后将各个等级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相应的分数区间,就可得到赋分后的成绩。


理论上来说,六门选考科目均需进行赋分转换再计入总分,但“3+1+2”省份在选科方面有个特殊的规定,那就是所有考生必须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剩下四门中任意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考生会因首选科目不同而被分为物理类和历史类两个科类。高校在招生录取时,也会按照物理类和历史类分列计划、分开录取;而选择物理(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因此这两门首选科目均采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无需进行赋分。


高考成绩赋分是怎样加的

通常在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是不用赋分的,可以直接以卷面分计入总成绩,这三门科目单科满分均为150分,共计450分。


而在“3+3”新高考省份中,考生的三门选考科目均需经过赋分转换再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共计300分。不过上海、海南的高考制度较为特殊,以下为各省高考总成绩构成:


山东、北京、天津、浙江

总分750分=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单科满分150分)+3门自主选择科目(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技术【仅浙江省开设】,单科满分100分)


上海

总分660分=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单科满分150分)+3门自主选择科目(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单科满分70分)


海南

总分为9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原始分数满分150分,学生自选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每科原始满分100分。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科目和选考科目转换后的标准分相加得出。


在“3+1+2”新高考省份中,考生选考的物理/历史科目不用赋分,会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两门再选科目则需经过赋分转换再计入总分,三门选考科目单科满分均为100分,共计300分。以下为该类省份高考总成绩构成:


总分750分=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单科满分150分)+1门首选(物理/历史,单科100分)+2门再选(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单科100分)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