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志愿还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指在录取过中部分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而向社会公布缺额计划,所以对于落榜考生来说征集志愿是一个再次录取的机会,关于征集志愿很多的学生与家长们存有疑虑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征集志愿是针对什么人
征集志愿还是很好理解的,就是在某个批次录取结束后,一些高校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完成招生计划而向社会公布缺额计划进行补充录取,所以对于落榜考生来说征集志愿是一个再次录取的机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考生很有可能成功上岸。
所以征集志愿主要是针对没有被录取的落榜考生,对于此类学生来说征集志愿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务必好好把握住,首先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填报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以免错过征集志愿,为了提高录取几率大家一定要“求稳”毕竟相比正常录取,征集志愿录取概率已经小的多了。通常建议大家:
1、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征集志愿对于落榜考生来说是一个再次录取的机会,若是不好好把握面临就是复读了,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大家一定要以“稳”为主,建议大家量力而行服从调剂,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这类院校及专业录取竞争会比较大,如若考生分数上没有太大优势,就会非常的危险,面临再次落榜,所以考生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2、梯度填写,“冲稳保原则”
为了有效提高录取几率,建议大家志愿填报时遵循“冲稳保原则”。也就是说第一个征集志愿要冲一冲,报的稍高一点,将自己最想要上的学校放在最前面,如果冲上了皆大欢喜,若没有冲上还有后面的志愿保底;第二个征集志愿要稳一稳,就是选一个跟高考分数差不多的学校专业,这样会稳妥一点,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第三征集志愿要选一个保底的学校专业,就是选分数低的学校和专业,保证有学校读。梯度填写遵循“稳冲保原则”往往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录取几率。
征集志愿和正常录取有什么区别?
征集志愿和正常录取的区别体现在录取时间的不同、录取对象的不同、录取院校的不同、录取分数线的不同、录取风险的不同等多方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1、录取时间的不同
征集志愿的录取往往是在正常录取之后,也就是说正常录取结束后,有一些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需要通过征集志愿来进行补充录取,征集志愿通常在正常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进行。
2、录取对象不同
正常录取面向所有考生,而征集志愿所面向的是落榜考生。
3、录取院校不同
正常录取时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及专业范围是比较广的,但若是在走征集志愿的情况下,考试就只能选择那些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及专业了,其中不乏冷门院校和专业,选择相对有限。
4、录取分数线不同
正常录取时分数线要求会高一些,所以考生分数越高越有优势,被录取的概率也就越大,而征集志愿则是一些学生由于招生冷门或者其他原因未完成招生计划,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可能就需要降分录取了。
5、录取风险不同
在正常录取过重由于录取名额较多,所以录取概率是大于征集志愿的,而征集志愿考生的录取几率要小的多,这主要是因为名额有限且录取竞争激烈。
征集志愿和正常录取待遇一样吗
征集志愿和正常录取的待遇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是征集志愿录取的就打上“标签”。通过征集志愿录取的考生,进入学校后,视为正常缴费生,与第一次填报志愿录取的考生待遇完全相同,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还是很公平公正的。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