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作为我国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相信是无数学子们所奋斗的目标,那么清华北大要多少分才能考上呢?下面小编将以湖北省为例子为大家详细介绍。

2023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清华北大(附2020-2022历年分数线)
清华大学2023年在湖北省的物理类最低分数线为678分,历史类最低分数线为655分
北京大学2023年在湖北省的物理类最低分数线为676分,历史类最低分数线为651分
| 招生省份 | 院校名称 | 招生类型 | 科目类型 | 专业组 | 2023最低分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普通类 | 物理 | -7 | 693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普通类 | 物理 | -4 | 693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普通类 | 物理 | -6 | 688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物理 | -5 | 683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物理 | -8 | 678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普通类 | 历史 | -2 | 668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历史 | -3 | 655 |
| 湖北 | 北京大学 | 普通类 | 物理 | -5 | 693 |
| 湖北 | 北京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物理 | -7 | 677 |
| 湖北 | 北京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物理 | -6 | 676 |
| 湖北 | 北京大学 | 普通类 | 历史 | -2 | 661 |
| 湖北 | 北京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历史 | -4 | 652 |
| 湖北 | 北京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历史 | -3 | 651 |
清华北大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历年】
2022年湖北高考:物理676分、历史659分能上清华大学,物理678分、历史645分能上北京大学
2021年湖北高考:物理687分、历史668分能上清华大学,物理686分、历史667分能上北京大学
2020年湖北高考:理科687分、文科650分能上清华大学,理科687分、文科644分能上北京大学
1、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15-2022)
| 年份 | 学校名称 | 招生省份 | 录取分数 |
| 2022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物理I组680分;物理II组676分;物化I组681分;物化II组676分;历史组659分 |
| 2021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物理组687分;物化组694分;历史组668分 |
| 2020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理科687分;文科650分 |
| 2019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理科683分;文科658分 |
| 2018 | 清华大学 | 湖北 | 文科673分,理科690分 |
| 2017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理科678分,文科662分 |
| 2016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理科689分;文科642分 |
| 2015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理科679分;文科619分;理科定向660分 |
2、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2015-2022)
| 年份 | 学校名称 | 招生省份 | 录取分数 |
| 2022 | 北京大学 | 湖北 | 物理678分、历史645分 |
| 2021 | 北京大学 | 湖北 | 历史II组:667分 |
| 2021 | 北京大学 | 湖北 | 历史I组:686分 |
| 2021 | 北京大学 | 湖北 | 物理组:692分 |
| 2021 | 北京大学 | 湖北 | 物理且化学组:686分 |
| 2020 | 北京大学 | 湖北 | 一批:理科687分,文科644分 |
| 2019 | 北京大学 | 湖北 | 一批:理科688分,文科652分 |
| 2018 | 北京大学 | 湖北 | 一批:理科695分,文科672分 |
| 2017 | 北京大学 | 湖北 | 一批:理科684分,文科658分 |
| 2016 | 北京大学 | 湖北 | 一批:理科693分,文科640分 |
| 2015 | 北京大学 | 湖北 | 一批:理科683分,文科619分 |
拓展资料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 、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 、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校园面积460.19公顷,建筑面积303.32万平方米,馆藏总量565.87万册;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8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有教职工16270人,在校生59270人,其中本科生16320人,硕士生22423,博士生20527,港澳台侨学生1001人。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