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所以每年报考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报考高校专项被录取后因为其它原因想要放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高校专项被录取可放弃吗
高校专项被录取后通常是不可以放弃的。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高校专项计划在录取方面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考生没有被高校专项录取,那么不影响后续批次的录取,考生可以继续走其他批次的志愿录取;这意味着如果考生参加高校专项计划但是录取失败了,不会影响高考其他批次录取。
如果考生已经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了,但是后悔了放弃了,即便如此也无法进入其它批次的录取,因为一旦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后续的批次将作废,因为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就代表档案已经被高校提走,如果考生不去就读,后续其它批次是检测不到考生档案的,也就是说考生被录取后放弃了就没有退路可言了,只有复读重来。
如果仅仅是取得了高校专项的报名资格,没有报考,在填报志愿时是可以放弃高校专项计划的。
所以在申报之前就应该考虑清楚,毕竟被录取后反悔了所面临的就是复读了,复读对于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也会浪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尤其如此,还不如在报考之前就慎重考虑是否要报考。
需要注意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将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因此,考生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之前应该慎重考虑,确保自己的决定不会影响到未来的教育机会和选择。
高校专项计划违约后果
高校专项计划在不同阶段的违约后果是不同的,尤其在录取阶段和毕业后阶段这两个重要节点,有着较大影响。具体如下:
1、录取阶段违约
如果考生被高校专项计划院校录取了,但又后悔了放弃了,是没有退路的,只能复读了,其次学生将面临着失去再次参与高校专项计划的资格的后果,这意味着,一旦违约学生将永远无法再次享受这一政策的优惠和机会。
2、毕业后违约
如果在毕业后违约的话代价就比较大了。在就业方面,学生毕业后一般是根据所签订的就业协议回到生源地工作,如果学生在完成高校专项计划后不按照规定参加工作,则视为违约,需要全额返还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和生活费,并缴纳50%的违约金。
不仅需要返还相应费用及违约金,违约事实还将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并可能影响学生的声誉和信用记录。恶意违约者的信息可能会被上报至国家相关部门,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在全国公示,实行失信联合惩戒。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影响
对拒签协议的录取学生:如果学生拒签协议,有关高校应取消其优师专项录取资格。
其它影响:综上得知,违约事实还将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所以违约行为可能会影响学生在未来的求学或求职过程中的诚信记录,导致学生错失其他潜在的机会。
综上所述,高校专项计划违约的后果包括失去报考资格、需要返还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影响个人诚信记录和声誉、可能错失其他机会。
高校专项计划的利弊有哪些
利:
1、多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高考相当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考取好大学的几率,选择报考高校专项计划显然也是正确的决定,因为高校专项计划一般是在提前批录取,报考了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如果没有被高校专项计划院校录取,可以继续填报接下来的志愿,也就是说多一次被录取的机会,对于考生来说提高了被录取的几率。
2、突出教育公平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3、低分进入名校
高校专项计划大多数是985、211大学或者比较出名的院校,由于这些学校办学层次较高,所以报考难度也是比较高的,而高校专项计划有着降分录取率的优惠政策,报考了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可以比普通考生低十几分进入好的大学,所以对于想上好大学的贫困偏远地区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弊:
1、可以选择的专业较少
相比普招,高校专项计划在专业的选择方面存在限制,因为高校专项计划的院校每年投放的招生专业数量较少,多是基础专业,热门专业比较少,所以对专业方面比较重视的学生是不建议报考的。
2、报考院校或专业可能会受到限制
除了可以选择的专业比较少,报考院校或专业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往年就有一些高校专项计划的学校会限制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数量。例如,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申请我校高校专项招生的考生总数不得超过3人。但大家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大部分院校是没有限制,所以准备报考高校专业计划的考生需要仔细查看招生简章。
3、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多而杂
高校专项计划的申请过程是比较繁杂的,对于高三学子来说,本来时间就很紧迫了,而逐步高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学生需要在高考前申报信息,填写申请。复习和准备材料需要花费时间及精力,所以一些同学觉得不应该分散精力。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