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江苏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江苏师范大学这些专业中哪些专业比较好呢,哪些是重点王牌优势专业呢。一般来说国家特色专业肯定比较好。一个专业如果是国家特色专业,小编在专业特点里标注了。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化产业管理、语言学、人工智能、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翻译、应用统计学、英语(师范)、历史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以下是江苏师范大学所有专业一览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目前该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

2023江苏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有国家特色优势王牌专业吗

序号专业名称学制专业特点
1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
2文化产业管理四年
3语言学四年
4人工智能四年
5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四年国家特色专业
6翻译四年
7应用统计学四年
8英语(师范)四年
9历史学(师范)四年国家特色专业
10地理信息科学四年
11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四年
12软件工程四年
13学前教育(师范)四年
14视觉传达设计四年
15统计学四年
16汉语国际教育四年
17汉语国际教育四年
18英语(只招英语考生)四年
19自动化四年
20生物科学(师范)四年
21制药工程四年
22环境科学四年
23俄语四年
24广告学四年
25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国家特色专业
26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
27财务管理四年
28经济学四年
29测绘工程四年
30旅游管理四年
31自动化四年
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
33物流管理四年
34日语四年
35广播电视学四年
36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
37生物制药四年
38广播电视编导四年
39会计学四年
4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
41财务管理四年
42音乐表演四年
43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四年
44运动训练四年
45西班牙语四年
46教育技术学(师范)四年国家特色专业
47秘书学四年
48历史学四年国家特色专业
49舞蹈编导四年
50广播电视编导四年
51智能科学与技术四年
52遥感科学与技术四年
53书法学四年
54环境工程四年
55互联网金融四年
56物联网工程四年
57汉语言文学四年国家特色专业
58思想政治教育四年
59物理学(师范)四年
60物流管理四年
61地理科学(师范)四年
62播音与主持艺术四年
63环境设计四年
64市场营销四年
65旅游管理四年
66会计学四年
67行政管理四年
68园林四年
69教育技术学四年国家特色专业
70哲学四年
7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
7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师范)四年
73小学教育(师范)四年
74汉语言四年
7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
76网络与新媒体四年
77经济学四年
78社会工作四年
79体育教育(师范)四年
80视觉传达设计四年
81数字经济四年
82音乐学(师范)五年
8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
84生物技术四年
85播音与主持艺术四年
86电子信息工程四年
87车辆工程四年
88市场营销四年
89通信工程四年
90应用化学四年
91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
92法学四年
93工业设计四年
94电子信息工程四年
95影视摄影与制作四年
96数字媒体艺术四年
97电子科学与技术(师范)四年
98应用心理学四年
99汉语言文学四年
10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范)四年
101软件工程四年
1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四年
103城乡规划四年
104日语四年
105美术学(师范)四年
106化学(师范)四年
107影视摄影与制作四年
108金融工程四年
109金融工程四年
110土地资源管理四年
111广告学四年
11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

江苏师范大学(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徐州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江苏省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党委学工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7年获批江苏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2021年获批全国首批“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大学50-72位,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大学第94位。

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9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106亩,其中校舍面积96.8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3亿元;设有22个专业学院,59个本科招生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1897人,其中正高394人、副高688人;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7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338人,学历教育留学生3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