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同时也是985大学,一直以来都备受广大考生的关注。那么西安交通大学在众多985大学中排名第几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西安交大985排第几位?(附西安交大全国排名2023最新)

西安交大985排第几位

根据最新985大学排名可知:西安交大985排第13位。以下是全国985大学排名情况,以供参考:


全国985大学排名

序列号学校名称全国排名星级排名办学层次
1北京大学18★世界一流大学
2清华大学28★世界一流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38★世界一流大学
4浙江大学48★世界一流大学
5武汉大学58★世界一流大学
6南京大学68★世界一流大学
7复旦大学68★世界一流大学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8★世界一流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9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中国人民大学108★世界一流大学
11天津大学10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北京师范大学10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西安交通大学12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吉林大学13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山东大学14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国防科技大学148★世界一流大学
17中山大学15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南开大学16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哈尔滨工业大学17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8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四川大学19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同济大学20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厦门大学21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4北京理工大学22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5东南大学23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华南理工大学246★世界高水平大学
27大连理工大学256★世界高水平大学
28华东师范大学256★世界高水平大学
29中南大学26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0西北工业大学26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1中国农业大学28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2东北大学296★世界高水平大学
33湖南大学306★世界高水平大学
34电子科技大学306★世界高水平大学
35兰州大学326★世界高水平大学
36重庆大学346★世界高水平大学
37中国海洋大学386★世界高水平大学
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15★中国一流大学
39中央民族大学856★世界高水平大学


西安交大全国排名2023最新

1、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在【校友会版】全国综合类院校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12名

2、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在【软科版】全国综合类院校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10名


校友会版西安交大全国排名情况

发布时间学校名称全国排名
2022西安交通大学12
2021西安交通大学7
2020西安交通大学15
2019西安交通大学18
2018西安交通大学14
2017西安交通大学16
2016西安交通大学17


软科版版西安交大全国排名情况

发布时间学校名称全国排名
2022西安交通大学10
2021西安交通大学10
2020西安交通大学11
2019西安交通大学14
2018西安交通大学14
2017西安交通大学16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极为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随后历经迁址、分设等举措,直至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办学条件及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兴庆、雁塔、曲江以及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48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并下设27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各类教学设备齐全,包括像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48个。建有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名师荟萃,拥有众多实力极强的教师阵容,在编教工6538人,其中不乏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多位优质师资。在学科建设方面,西安交通大学涉及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等9个学科门类,8个学科入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程学、化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以及分子生物与遗传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等学科进入ESI前1%。


本科专业9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微电子学、核工程与核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程力学、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该校、物联网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