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院校盘点——安康学院。在国内,比较有权威性的几大全国高校排行榜在对院校进行排名时,都会对该校的一个整体情况作出一个整合评估,最后给出评分再来进行排位,那么安康学院的在我国高校中的排名到底是位居何处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安康学院全国排名第几?
1、安康学院在2022年校友会版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418位。
2、安康学院在2022年软科版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504位。
3、安康学院在2022年金平果本科院校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687位。
| 年份 | 学校 | 参考机构 | 全国排名 |
| 2022 | 安康学院 | 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 | 418 |
| 2022 | 安康学院 |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 504 |
| 2022 | 安康学院 | 金平果本科院校竞争力排名 | 687 |
注: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版”、“软科版”、“金平果版”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2016-2022年安康学院全国排名榜《校友会版》
| 年度 | 学校名称 | 学校类别 | 学校特色 | 全国排名 |
| 2022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 418 |
| 2021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 426 |
| 2020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 595 |
| 2019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 658 |
| 2018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 633 |
| 2017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 615 |
| 2016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 600 |
注: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版”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2019-2022年安康学院全国排名榜《软科版》
| 年份 | 学校名称 | 学校类别 | 学校特色 | 全国排名 |
| 2022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 504 |
| 2021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 476 |
| 2020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 530 |
| 2019 | 安康学院 | 综合类公立大学 |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 405 |
注:该排名数据来自“软科版”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2022年安康学院全国排名情况《金平果版》
| 院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评分 | 所在省 | 省内排名 | 办学类型 | 类型排序 |
| 安康学院 | 687 | 20.385 | 陕西 | 33 | 师范类 | 112 |
注:该排名数据来自“金平果版”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安康学院·学校简介】
安康学院作为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主要于1958年创建的安康学院,其办学前身是安康大学;历经多年学院历经停办和恢复办学后,于1984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于2006年升格改建为现下的学院;与此同时学校属于陕西省教育厅与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建设高校。
目前来说,学校现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有馆藏纸质图书96.28万册、电子图书100.5万册、报刊312种,校园网出口总带宽为22.2G,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1亿元;由此可见安康学院也是有着比较优越的办学条件作为基础。
而当前的安康学院共开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并且还在多年的建设中形成了以茶叶、魔芋、生猪养殖、富硒食品为特色的秦巴现代农业学科方向,以师范为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方向,以陕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方向,以陕南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汉江水资源为特色的秦巴资源保护利用学科方向。
并且学校内所开设的学科直接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其中还具有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等等。
以及还现有教职工871人,其中专任教师615人,高级职称教师24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15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211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10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44人。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8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等。
综上述可以发现,学校是拥有很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并且还一直再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等各个方面,并且学校还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从而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学校给予的办学优势,从而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是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注: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