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不太了解一所院校好不好的时候,基本都会先去参考排名情况,排名是根据院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来排列的。那么山东大学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全国是排名第几呢?接下来一起看一下2022山东大学最新排名榜。

山东大学全国排名第几?
1、校友会版:2022年山东大学排名全国第14位,与2021年相比,名次上升了4位。
2、软科版:2022年山东大学排名全国第22位,与2021年相比,名次下降了1位。
3、省内排名:山东大学在山东省内排名第一位,属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山东大学近几年排名变化(校友会版)
| 年份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 2022 | 山东大学 | 14 |
| 2021 | 山东大学 | 18 |
| 2020 | 山东大学 | 13 |
| 2019 | 山东大学 | 20 |
| 2018 | 山东大学 | 20 |
| 2017 | 山东大学 | 20 |
| 2016 | 山东大学 | 21 |
山东大学近几年排名变化(软科版)
| 年份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 2022 | 山东大学 | 22 |
| 2021 | 山东大学 | 21 |
| 2020 | 山东大学 | 22 |
| 2019 | 山东大学 | 23 |
山东省的大学排名一览表
| 名次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 1 | 山东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2 | 中国海洋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一流大学 |
| 4 |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5 | 山东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6 | 齐鲁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7 | 山东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8 | 青岛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9 | 山东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10 | 青岛科技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1 | 济南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2 | 山东理工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3 | 曲阜师范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4 | 青岛理工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4 | 青岛农业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6 | 烟台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7 | 山东建筑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8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19 | 聊城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0 | 鲁东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1 | 临沂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2 | 山东工商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 23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 24 | 潍坊医学院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5 | 山东交通学院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6 | 济宁医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27 | 滨州医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28 | 德州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28 | 山东艺术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 28 | 潍坊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1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 32 | 滨州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3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4 | 泰山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5 | 山东体育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 36 | 菏泽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6 | 枣庄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8 | 济宁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8 | 齐鲁师范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8 | 山东女子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38 | 山东政法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 42 | 山东管理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 42 | 山东警察学院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44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该校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年来,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大学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下辖55个教学院系,开办本科专业117个,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
具体开设的专业有:哲学、宗教学、欧洲文学、法学、经济学、金融学、经济与金融、政治学与行政学、科学社会主义、视觉传达设计、英语、世界史、日本历史、文化产业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舞蹈编导等。其中朝鲜语、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临床医学、历史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药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工程、法学、自动化、护理学等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