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对于国企、私企、民企的最初印象基本都来自于父母辈,他们由于出生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经历过谋生的动荡与艰辛,经历过国企下岗潮,稳定于他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于是,大学一毕业都扎堆的想进国企,其实,任何企业都有利弊。那么,去私企工作有前途吗?私企员工未来的出路在哪?私企和民企有哪些区别?
去私企工作有前途吗?私企员工未来的出路在哪?私企和民企的区别
      私企和民企有哪些区别?民营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从本质上来说,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有一种说法认为私企泛指除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外所有私营企业;民企是指规模比较大的私营企业。

        私企,比较灵活、务实,工作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收入高,一切凭能力说话,也没有那么多的人事斗争,而且,现在的私企福利待遇也不错,很多大企业都有五险一金的设定,尤其是在大城市。不过,私企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你需要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快速适应市场的各种变化,否则就很容易被辞职,另外,私企的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民企,一般企业规模都比较小,机制比较灵活,随时跟着市场应变,但是由于人脉和财力有限,融资比较困难,管理上也难规范,缺少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机制等。国企,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五险一金是标配,工作一般也比较清闲,但是工资却很低。不少国企的员工是这样形容他们工作的,即“温水煮青蛙”,不能大富大贵,但也饿不着,没有波澜,没有激情,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就这么熬着吧。

        私企也好,国企也罢,各有利弊,这或许就是他们互相羡慕和向往的地方吧。然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即便国企的诱惑力再大,想必他们也更愿意选择去私企,能赚大钱,能养活自己。而且,这种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更加能让初出茅庐的他们斗志昂扬、激情满满。尤其是能去到大城市里的大公司,比如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中兴等,只要做好职业规划设计,将来还有可能升任中层或高层领导。

        私企员工未来的出路在哪?近年来,关于中年危机、职业瓶颈,关于35岁大龄程序员的出路的话题戳中了无数私企员工的内心。尤其是近年来很多互联网巨头企业频频传出裁员的消息,让很多人战战兢兢、诚惶诚恐。这时候,很多人都羡慕国企员工,那种只要不犯大错就能干一辈子的工作。小编想提醒大家,也提醒自己,作为私企员工,要想将来没有中年危机之忧,年轻时就要奋力拼搏。有句话说的好,50岁的幸福藏在你20多岁的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