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所以财经类高校及财经类专业也备受广大学子们的青睐,很多准备报考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及家长们非常关心的四大财经大学是哪四个等相关问题,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大财经大学是哪四个
四大财经大学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这四个大学。
1、上海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52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国排名第53
3、西南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72
4、中央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93
排名参考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创办至今,先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40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
作为中国最好的财经类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且具备着环境优美、师资力量强大、学科齐全特色鲜明、科研创新成果卓著等诸多优势,在就业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尤其是在金融和法学领域,校友在网络和金融行业有着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作为这样一所实力强劲的财经类大学自然是值得大家报考的。
王牌专业推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牌专业有财政学、金融工程、投资学、法学、侦查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
2、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工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 ,入选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学校由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
作为中国名列前茅的财经类大学之一,上海财经大学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特别是在财经领域,其应用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实力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总体来看,上海财经大学优势还是比较多的,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学校还有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科研实力强大等诸多优势。在就业方面,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主要分布在金融、会计、咨询、教育、政府机构等领域,就业率和薪资水平都非常高。总体来说是一所值得选择的高等学府。
王牌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电子商务、法学、保险学等。
3、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25年在上海成立的光华大学,时至今日已有近百年的稳健发展历史,不仅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国家金融、经济、管理等部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保持在40%以上,20余万名校友中涌现出一大批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西南财经大学更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可见具备着极高的社会认可度。
不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校还具备着师资力量强大、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等诸多优势,总体来说是一所实力强大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财经大学,值得大家报考。
王牌专业: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统计学、保险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
4、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历经70多年稳健发展,现已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8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中央财经大学师资力量强大,学科建设特色鲜明,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学校的王牌专业也是比较多的,如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 税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在就业方面,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而根据调查显示,中财大的就业率常年稳定在九成以上,并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9%,根据《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top20榜单》数据来看,中财大毕业生平均月薪达到了11428元,紧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之后,位居第四,这也意味着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就业薪资普遍理想。
全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参考)
根据排名得知,上海财经大学(全国排名5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国排名5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国排名60)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前三名,具体的名单排名如下:
1、上海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52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国排名第53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国排名第60
4、西南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72
5、中央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93
6、东北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96
7、江西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99
8、浙江工商大学:全国排名第115
9、山东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120
1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全国排名第126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52 | 上海财经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3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2 | 西南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3 | 中央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6 | 东北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9 | 江西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5 | 浙江工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山东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6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1 | 北京工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3 | 天津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7 | 南京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1 | 浙江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4 | 湖北经济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8 | 重庆工商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07 | 河北经贸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08 | 山西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15 | 安徽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16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28 | 天津商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1 | 广东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1 | 南京审计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8 | 贵州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8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43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47 | 吉林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52 | 湖南工商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66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80 | 云南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88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06 | 兰州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14 | 西安财经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34 | 新疆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34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49 | 广西财经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49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53 | 铜陵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79 | 广东金融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79 | 河北金融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89 | 北京物资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89 | 福建江夏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09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上海商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41 | 吉林工商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56 | 山东工商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68 | 上海海关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75 | 桂林旅游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武汉商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87 | 山东管理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05 | 贵州商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05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10 | 福建商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