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办学指标,现在所进行的双一流建设也就是围绕着建设世界以来学科而展开,只有学科强,学校发展后劲才会强,综合实力也是更强。而能够入选双一流大学的高校不论是在办学质量上还是在知名度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众多考生所追求的。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它是双一流大学吗?有哪些学科入选?

【长春中医药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双一流大学含义】
双一流建设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其目的是推动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壮大,该举措是继985、211工程之后推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在2020年,就有很多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百强之列,充分说明了国内高等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
根据教育部公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显示,入选“双一流”的大学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A类共计36所,而世界一流大学B类共计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计95所。
根据最新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得知:吉林有3所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没有长春中医药大学,因此长春中医药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吉林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 序号 | 学校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 1 | 吉林大学 |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 2 | 延边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 3 | 东北师范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长春中医药大学简介】
发展史
长春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研究型高校B类。该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0年,吉林省职工医科大学和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并入。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总占地面积5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数字资源500000GB,出口网络带宽3100M。有博士生导师139人,硕士生导师695人,全日制在校生13694人,其中本专科生10804人,研究生2679人。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备一一俱全,极大地满足了当代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求。
师资力量
学校有博士生导师155人,硕士生导师751人。学校有院士(双聘)1人,国医大师4人,白求恩奖章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中医药领军人物“岐黄学者”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7人。
学科建设
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
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
| 内经学 | 中医脑病学 | 中医心病学 | 中医肺病学 |
| 中医骨伤科学 | 针灸学 | 推拿学 | 中药药理学 |
| 药用动物学 | 中医络病学 | 中医儿科学 | 中医神志病学 |
| 中医眼科学 | 中医康复学 | 中医耳鼻喉科学 | 中医护理学 |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中医全科医学 | 中医预防医学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中医学(一流学科A类)、中药学(一流学科B类)、中西医结合(优势特色学科A类)、护理学(优势特色学科B类)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中医学、中药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1 | 10199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1005 | 中医学 | B- |
| 2 | 10199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1008 | 中药学 | B- |
院系及专业设置
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教学组织单位15个,教学管理单位3个。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3个。
王牌专业名单:
【2021-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医学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药学、药物制剂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学校荣誉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