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宜春是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广阔的自然风景,因此宜春也成为了广大游客的“打卡地”。而在教育资源方面,虽说宜春目前只有5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一所本科大学,四所专科大学。其中宜春学院作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发展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那么该校的具体地址是在哪里呢?哪个区?

 宜春学院地址在哪里,哪个城市,哪个区

【宜春学院地址在哪里】


首先,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具体各校区地址如下:


1)本部校区: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号


2)北校区: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北路128号


3)新校区: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锦绣大道996号。


【宜春学院简介】


发展史


宜春学院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市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现为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学校”、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办学规模


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基础生活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齐全,现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6个,省文化厅重点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522人,其中,专任教师10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3%,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0%以上,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学校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


院系及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19个教学院,11大学科门类,67个本科专业,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并设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

所属教学院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所属学科
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人文教育四年教育学
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四年文学
广播电视学四年文学
广告学四年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四年艺术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四年艺术学
地理科学四年理学
网络与新媒体四年文学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法学四年法学
公共事业管理四年管理学
知识产权四年法学
城市管理四年管理学
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四年法学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四年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经济学
市场营销四年管理学
财务管理四年管理学
旅游管理四年管理学
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学
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四年文学
法语四年文学
翻译四年文学
商务英语四年文学
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四年艺术学
舞蹈学四年艺术学
学前教育四年教育学
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动画四年艺术学
美术学四年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
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
宜春学院书法艺术学院(书法研究院)书法学四年艺术学
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软件工程四年工学
网络工程四年工学
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锂电新能源学院)物理学四年理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
材料物理四年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自动化四年工学
土木工程四年工学
工程管理四年管理学
通信工程四年工学
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四年理学
应用化学四年理学
生物技术四年理学
制药工程四年工学
生物工程四年工学
药学四年医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四年工学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四年理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四年理学
生物科学四年理学
环境科学四年工学
农学四年农学
园艺四年农学
动物科学四年农学
动物医学四年农学
园林四年农学
宜春学院医学院麻醉学五年医学
预防医学五年医学
宜春学院医学院、美容医学院护理学(辅修医学美容技术)四年医学
临床医学(辅修美容医学)五年医学
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医学实验技术四年医学
宜春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四年教育学
运动训练四年教育学
舞蹈表演四年艺术学

王牌专业名单如下:


1)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体育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园林”、“财务管理”


2)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工程、农学。


省级特色专业(8个):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医学美容技术、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


3)其他重点专业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临床医学。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个):动物科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园艺。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旅游管理、英语、临床医学、药学。


教学成果


学校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多项;出版教材4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获批文化和旅游部“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1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奖项20多项,国家级一等奖100多项,省级一等奖240多项。


科研成果


学校近5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15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2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0余部。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办学。2018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与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国家级汉语教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2020年,与俄罗斯萨马拉社会与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音乐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