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福建医科大学的实力自然不可小觑,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持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校训精神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一所重点高校。不少小伙伴都很好奇福建医科大学校长是什么级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医科大学校长是什么级别?
福建医科大学校长行政级别为厅局级。
一般来说全国985的高校校长是副部级;普通本科一般为正厅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高职高专院校的校长或书记为副厅局级。
福建医科大学首任和现任校长是谁?
福建医科大学首任校长是侯宗濂。
个人简介:侯宗濂(1900年1月23日-1992年3月17日),中国近现代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1900年1月23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汉族。研究论证了Fick氏间隙的本质是阳极抑制,提出短时通电两极兴奋、两极抑制学说;研究了兴奋性及其指标问题,论证出能正确反映兴奋性的指标;研究过针感生理,论证了不同穴位的针感感受器和针感传入纤维。多年担任医学行政工作,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3月17日因病逝世,终年92岁。
福建医科大学现任校长是林旭。
个人简介:林旭,男,福建福清人(福建霞浦出生),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历任校长名单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侯宗濂 | 1937.6~1943.2 |
| 李鼎勋 | 1943.2~1946.7 |
| 刘建绪 | 1946.7~1946.11 |
| 黄震亚 | 1946.11~1954.7 |
| 黄开云 | 1954.7~1957.7 |
| 浦敬诠 | 1957.7~1965.10,1978.10~1983.12 |
| 邹宁生 | 1983.12~1986.9 |
| 殷凤峙 | 1986.9~1992.7 |
| 康仲涵 | 1993.9~1997.8 |
| 陈丽英 | 1997.8~2002.9 |
| 陈元仲 | 2002.9~2018.11 |
| 林旭 | 2021~至今 |
福建医科大学简介
办学条件
福建医科大学现建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规划占地约1550亩;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临床医学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3所临床教学医院。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院系专业
福建医科大学现下设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健康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等23个学院(部),开办医学影像学、基础医学、放射医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口腔医学、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生物制药等29个本科专业。
小编对福建医科大学在院系以及专业上的设置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具体如下:
| 院系/部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授予学位 |
|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助产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8年 | 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 8年 | 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麻醉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医学影像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放射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 | 社会工作 | 4年 | 法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 | 康复治疗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 | 运动康复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 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 药物制剂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 临床药学 | 5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 生物制药 | 4年 | 工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医学影像技术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眼视光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智能医学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生物信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重点学科
福建医科大学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省级一级学科6个。
王牌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麻醉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基础医学、医学影像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福建省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医学检验、社会工作、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护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生物制药、社会工作、生物信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
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应用心理学
师资力量
福建医科大学现有专任教师(含临床教师)164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4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9.85%。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骨干教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 、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513人次,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
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