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学校始终坚守“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无数考生心目中的最佳选择。很多人都很好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小编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感兴趣的小伙伴快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几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本大学。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比较注重目标院校的批次问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本”“二本”“三本”等,其实某个学校具体是几本并不是十分正规的说法,而且也没有具体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XX大学如果在一个省份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称之为一本;如果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称之为二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所在地湖北省自2021年开始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此外该校在全国其他省市大都属于第一批次招生,所以一般都认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


师资力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有教职员工3369人,其中教师19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31人,教授452人,副教授814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办学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自建校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秭归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2.7万余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


学科建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23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


科研成果


       学校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项、“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项。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9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61人。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 Compendex收录,《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CSSCI。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