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山东省实行新高考政策的第一年,对于新高考政策,大多考生还是比较茫然的,毕竟原先的高考政策大家还是比较了解的,新高考带来了很多的改变,那么在新高考的改变下,高考位次怎么排?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新高考怎么看位次以及新老高考位次怎么换算?有哪些方法?
所谓高考位次就是指文史类或者理工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属于哪个位置。需要了解的是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例如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1,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新高考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消文理科,实行“3+3” 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那么2020年山东新高考位次是怎么排呢?据了解是按照所有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顺序排序,成绩高者位次在前。考生总成绩、语文数学总成绩及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为同分同位次。此外,在高考总分数相同时,投档也将按照上述分数的高低顺序投档。如果仍旧相同,则比较考生的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位次的最主要作用就体现在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上。考生为了减少录取风险,现在很多省份的招生大户批次(和河南省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高专批次)均设置成平行志愿,其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原则里的“分数优先”就是“位次优先”,以甲乙丙丁戊5位693分的考生为例,乙同学位次最靠前(第22位),乙同学享有优先投档的权利,乙同学投档完毕以后才能进行丁同学的投档工作,随后依次进行丙同学、戊同学和甲同学的投档工作。
那么新老高考位次怎么换算?众所周知,老高考文科理科分开,根据孩子的分数和位次,采用位次法和线差法,基本可以轻而易举的报考。但是,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很多的学生和家长感到非常迷茫和焦虑,我们可以参照三分法方法来换算。三分法是指偏理的看物化生三科的平均位次,偏文的看史地政的平均位次。
比如,山东一模成绩600分,总位次为12866,物化生三科的平均位次是10398,偏理的位次不高于10398;史地政的位次是2468,偏文的位次不低于2468。10398占总位次的80%,2468占总位次的20%,据此,我们算出偏文的位次不高于2468-2468*60%=987,偏文的位次不低于10398+2468*60%=11788。这样,我们得出偏理的位次在10398-11788之间,取其平均值作偏理位次11093;偏文的位次在987-2468之间,取其平均值1727作为偏文位次。无论怎么样的换算方法,实话实说都只能作为参考。高考志愿填报没有固定的公式。特别是2020新高考的第一年,难度更大。
不过,3+3有20种标准选科模式,由于大学有专业选科限制,每个人兴趣与想法不同,所以最好错位竞争,实行不同的报考策略。例如选科政史地,即便是全省排名首先的考生,也不可以报考临床医学和工科运算机等热门专业。当下比较值得推荐报考的选科为物理+政治+化学以及物理+政治+生物。